国家级教学成果获奖情况 |
获奖项目 |
获奖级别 |
主持人 |
获奖时间 |
动物剖解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
教育部国家级优秀奖 |
何春林 |
1989 |
《遗传学》试题库及其微机管理系统的创立与实施 |
教育部国家级二等 |
顾德峰 |
1993 |
农科类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其运行的研究与实践 |
教育部国家级二等奖 |
郭庆海 |
2001 |
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教育部国家级二等奖 |
李 玉 |
2005 |
省级教学成果获奖情况 |
获奖项目 |
获奖级别 |
主持人 |
获奖时间 |
运用系统观点对高等农业教育改革进行总体设计与实践 |
省级 |
李 超 |
1989 |
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创建农业化学专业 |
省级 |
刘伊玲 |
1989 |
农业企业管理课程的全面改革 |
省级 |
杨犹龙 |
1989 |
建立高等数学系统化直观教学法 |
省级 |
安希忠 |
1989 |
作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
省部级一等奖 |
王福荣 |
1993 |
植物资源学实验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的研究 |
省部级一等奖 |
富 力 |
1993 |
农业职业师范系招生分配办法的改革与实践 |
省部级二等奖 |
黄晓颖 |
1993 |
农业经济教材体系改革 |
省部级二等奖 |
郭庆海 |
1993 |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效果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二等奖 |
卓 越 |
2001 |
高等农业院校植物学科课程内容改革和配套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二等奖 |
白宝璋 |
2001 |
大农学类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改革与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三等奖 |
安希忠 |
2001 |
二级农技师院办学模式与教学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三等奖 |
栾玉振 |
2001 |
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一等奖 |
李玉 |
2005 |
农林科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一等奖 |
郭庆海 |
2005 |
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二等奖 |
郭庆海 |
2005 |
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科学化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二等奖 |
赵明宪 |
2005 |
高等农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二等奖 |
李 蕾 |
2005 |
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三等奖 |
刘洪章 |
2005 |
农业院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三等奖 |
程培英 |
2005 |
新制二级学院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三等奖 |
汤永杰 |
2005 |
动物科学类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三等奖 |
娄玉杰 |
2005 |
农业院校基础生物化学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三等奖 |
宋 慧 |
2005 |
高等院校教学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一等奖 |
秦贵信 |
2009 |
多科性地方农业院校教学管理机制与运行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一等奖 |
郭庆海 |
2009 |
地方农业院校“三段式”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一等奖 |
陈 光 |
2009 |
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建设中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二等奖 |
温成涛 |
2009 |
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基于学生“团队工作”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二等奖 |
卢 敏 |
2009 |
《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三等奖 |
徐克章 |
2009 |
地方农业院校园艺特色专业建设 |
省部级三等奖 |
张广臣 |
2009 |
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省部级三等奖 |
杨利民 |
2009 |
农业院校生物技术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三等奖 |
刘洪章 |
2009 |
高等农业院校课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三等奖 |
周建忠 |
2009 |
构建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多维立体”协同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一等奖 |
陈 光 |
2014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一等奖 |
温成涛 |
2014 |
高等农业院校“三维目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一等奖 |
张东鸣 |
2014 |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二等奖 |
周建忠 |
2014 |
用现代生命科学改造传统植物生产类专业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二等奖 |
刘洪章 |
2014 |
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英语“多维一体”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二等奖 |
宋银秋 |
2014 |
地方农业高校教育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三等奖 |
刘占柱 |
2014 |
家政学专业“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省部级三等奖 |
吴 莹 |
2014 |
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三等奖 |
姜维复 |
2014 |
基于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
省部级三等奖 |
孙爱军 |
2014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三等奖 |
李士军 |
2014 |
地方农业院校大实践观下精准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省部级一等奖 |
陈光 |
2018 |
地方农业院校自我导向型教师教学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一等奖 |
于彦华 |
2018 |
“高教强省”背景下基于“双创”教育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
省部级二等奖 |
沈成君 |
2018 |
基于多元教学目标的大学英语“R+E+P+A”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省部级二等奖 |
宋银秋 |
2018 |
“以学生为中心 坚持立德树人”地方农业院通识教育改革与实践 |
省部级二等奖 |
林 琳 |
2018 |
多科性大学非机械类学生工程素养培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二等奖 |
董良杰 |
2018 |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二等奖 |
王艳华 |
2018 |
基于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生命基础骨干课程群建设与示范推广 |
省部级二等奖 |
宋 慧 |
2018 |
构建地方高校自我评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三等奖 |
张东鸣 |
2018 |
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省部级三等奖 |
刘占柱 |
2018 |
高等农业院校基础化学“1234”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省部级三等奖 |
康立娟 |
2018 |